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伴随着新品种不断刷新高产纪录、不断挑战生物极限,农民更关注的是品种的大田表现和产量。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把互联网思维、爆品思维挂在嘴边,饭店里做碗面都要规定面粉牌子、鸡汤熬制时间甚至端上桌时汤的温度,一碗面两个月卖出100万份。对于种业来说也是一样,搞清楚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体验才是一个品种的生命线,才是一个品种能否存活、能存活多久的终极手段。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品种才是农民说好的品种呢?
首先,是适应机械化的种子。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与玉米来说,是一个潜藏着巨大变化与巨大机会的年份,而这个“潜藏”也许在今年,或者稍远一点的几年内,将在现实中引发新一轮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君不见玉米籽粒下机直接卖,谁还愿四处翻倒晒?”年末,一位种业圈子资深人士的调侃,点出了农民的需求,也戳中了玉米育种家和企业老总的兴奋点。机械粒收品种,被认为是继当年“先玉335”开创“单粒播种”时代之后,又一次玉米生产上的重大变革。可以想象,变“收玉米棒”为“收玉米粒”,对很多种粮大户来说,晾晒、储存、脱粒等环节的简便带来的效益有多大,他们会有多欢迎。
其次,是适应轻简化耕作的种子。
在科学家的试验田里,为了试验一个品种的极限产量,甚至会以一平方米一株的密度来种植,保持无遮挡的阳光与通风条件;也会对生长期全程监测,紧密追踪。但是这样精耕细作种出来的产量,对农民来说是不可能的。笔者在东北采访时曾经听说过,以前大机械还没有这么普及的时候,农民抢农时种玉米的时候,雇了人到地里一把一把地撒种子——只要种上就能收,至于种成什么样真的顾不上了。特别是当前,青壮年农民工进城打工、“3860”部队种地;或者农民边务工边种地,出现兼业化倾向,这些生产关系层面的新变化对种子也必然产生新的需求,一些“皮实”的种子、适应轻简化耕作的种子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
再次,是抗逆性好的种子。
不难发现,种粮大户几百亩以上的地,大多不会种同一个品种,所谓“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些大户直言保险系数高比产量高还要重要,所以,抗倒伏、抗病虫、抗旱抗风等产量相对稳定的品种是种粮大户首选的品种。(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