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农业技术 发布日期:2015-01-29 15:11 来源:财新网
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90万公顷,较2013年下滑了30万公顷,仍位于世界第六位。品种包括棉花、木瓜、白杨、番茄、甜椒;专家称,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结论的论文,最后均被证明是错误的。

 

【财新网】(记者 汪苏)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815亿公顷,比2013年增长3.6%,相比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元年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幅超过100倍。1月28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2014年年度报告披露了这一数据。

  ISAAA 是一家在全球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通过推广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来消除贫困和饥饿。ISAAA的数据主要来自各国政府部门的统计以及研究机构,不包括非法种植面积。

  2014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90万公顷,较2013年下滑了30万公顷,仍位于世界第六位。品种包括棉花、木瓜、白杨、番茄、甜椒。

  这十年,转基因在中国触发极大争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相比十年前急剧下降。与会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所长黄大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瑞法等人介绍,中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之一,2004年之前,转基因在中国发展迅猛。但2004年以后,随着国内舆论环境变化,政策收紧,中国的转基因种植面积被巴西、印度超越。在反转人士担心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在中国扩散的同时,挺转人士则认为,转基因产业化是必然趋势,中国目前政策若得不到改变,中国将落于人后,丧失主动权。

 

 转基因种植发展迅猛

  据ISAAA数据,2014年,共有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20个为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加入的孟加拉国),8个为发达国家。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国家是美国(7310万公顷)、巴西(4220万公顷)、阿根廷(2430万公顷)、印度和加拿大(1160万公顷)。中国排第六位,种植面积约为美国的1/19。美国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

  从1994年到2014年10月,共计38个国家(37国+欧盟28国)批准转基因作物用作粮食和饲料或释放到环境中,涉及27种转基因作物和357个转基因事件的3083项监管审批。其中1458项审批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用于食品(直接使用或进行加工处理),958项审批关于转基因作物用于饲料(直接使用或进行加工处理),667项审批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或释放到环境中。

  近期,一批新的转基因作物获得批准,包括土豆和茄子,计划于2015年以后开展商业化。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2014年11月批准了美国公司Simplot开发的InnateTM土豆在美国的商业化。InnateTM土豆是通过将基因从一种土豆转移到另一种土豆上得到的,它的天冬酰胺含量较低,从而降低了对人类潜在致癌的丙烯酰胺的生成(在高温烹饪土豆时会产生丙烯酰胺),并且去皮后不会褪色,挫伤时斑点较少,易贮藏,减少了浪费。Simplot计划2015年开始进行适量商业化种植,优先发展新鲜土豆市场和土豆片市场。Simplot公司计划向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在内的主要市场提交申请。

  而孟加拉国2013年10月首次批准了转基因作物(Bt茄子)的种植,2014年1月22日,批准后不到100天就实现了商业化种植:20个小农户首次种植了Bt茄子,全年共有120户农民种植了12公顷的Bt茄子。ISAAA认为,这体现了孟加拉国政府的决心,也打破了印度和菲律宾审批商业化种植Bt茄子的僵局。

  此外,亚洲的另外两个发展中国家越南和印度尼西亚2014年也批准在2015年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越南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印度尼西亚批准了作为粮食的耐旱甘蔗,而作为饲料的批准悬而未决。

  不过,据财新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批准小麦和稻谷这两大口粮的商业化种植。

 

  难以平息的安全性争议

  2014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公开。习近平对转基因问题的表态也被披露。习近平表示,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转基因技术有争议、有疑虑,这是正常的。他强调:一是确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创新。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推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稳打稳扎,确保不出闪失。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不能把转基因农产品市场都让外国大公司占领了。

  农业部也有官方表态,目前在世界科学界没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是有定论的” 。

  不过,这些目前仍未能扭转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一些“曝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文章经由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传播。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教授、“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课题组”组长胡瑞法发表了一项课题成果。他在ISAAA的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检索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SCI)中有关转基因农作物的全部9333篇论文,对所有得出“不安全”、“有风险”结论的论文进行追踪,并对其后续研究进行分析,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转基因农产品是安全的。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有数据的274篇论文中,认为安全的有242篇,认为不安全的只有32篇。在生态安全方面,有数据的601篇论文中,认为安全的有559篇,不安全的只有42篇。

  并且,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结论的论文,最后均被证明是错误的。胡瑞法表示,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篇发现转基因产品出现问题的文章。文章总是会引起强烈关注,但均很快就会被否定。

  最著名的要数2012年9月,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吉利斯·塞拉利尼(Gilles-Eric Seralini)在国际学术期刊《食品化学毒物学》发表的论文。这篇论文指出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大鼠,致癌率大幅度上升,至今仍广为传播。2013年11月29日,《食品化学毒物学》的出版商荷兰Elsevier集团正式发布撤稿声明。声明指,这篇论文现有数据不足以得出现在的结论,因此并未达到发表的标准。

  对转基因农作物推广持保留或反对意见的人群中,还有一种广泛的声音难以回避,即认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仅有不到20年时间,其安全性需要更长时间检验,挺转科学家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做出了过于绝对的保障。对于这一问题,黄大昉表示,他愿意“尝试回答”。

  黄大昉告诉财新记者,由于转基因是新技术,考虑到风险因素,一开始就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使用了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试验、数学模型,对近期、中期、长期影响做了分析,经过反复试验和验证,显示是可靠的。科学家认为可以预估以后的安全性。并且,技术从不成熟到成熟,一定有一个过程,如果一定要等到“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再发展,再好的技术也不能应用”。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表示,公众对安全性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零风险是不存在,2000年也不能保障绝对安全。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已经经过了非常严谨、标准的安全性评估。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