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共1.6万余字,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为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
变化 1986年以来 已经历了21个暖冬
白皮书指出,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从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摄氏度。自1986年以来,中国已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
而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引起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预计到21世纪末仍将上升1.1摄氏度~6.4摄氏度。
沿海海平面 近30年来升了90毫米
白皮书指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摄氏度,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而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预计将继续升高。
影响 将对农牧业形成负面影响
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加大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而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仍以负面影响为主,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可能以减产为主。
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将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增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概率,对重大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
将增加北方地区 干旱化趋势
白皮书称,气候变暖可能将增加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气候变化使中国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同时使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且分布变化显著;冰川和积雪的加速融化使绿洲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应对 将气候变化内容 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把气候变化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昨日还表示,这次金融危机使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停产和关闭,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可能降低了,但GDP也可能减少。不过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一次好机会,正好可以加大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的投入,扩大内需。
同时,我国目前没有调整“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想法:即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