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种业简报 发布日期:2008-10-24 10:2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刚刚有所回暖的商品市场昨日再受重创,玉米主力合约0905昨天也未能幸免,收盘报1654元/吨,下跌20元/吨,跌幅1.19%。玉米一直以来就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粮食作物,但是今后政策将成为其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市场人士认为,玉米将步小麦的后尘,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特点将发生重大变化,从此以后,玉米行情将演变为政策市。 

    玉米初现政策市端倪 

    近期,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强农、惠农措施,宣布在东北地区按1.5元/公斤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玉米网获悉,国家本次临时收储数量为500万吨,其中吉林省180万吨,最低收购价为国标二等玉米1.5元/公斤;黑龙江130万吨,最低收购价为国标二等玉米1.48元/公斤;辽宁90万吨,内蒙古100万吨,最低收购价均为国标二等玉米1.52元/公斤。 

    国家临时收储目前起到了托市作用,收储完成之后将掌握大量粮源,今后国家可以利用拍卖和收储轮换对玉米价格进行干预。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调控国内的玉米市场价格走势,这些政策性措施包括:玉米及制粉的出口退税调整、国储玉米拍卖、在东北拍卖临时储备玉米等等,并且现在看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分析人士认为,临时收储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市场普遍预期玉米将步小麦的后尘,市场波动将不再由市场说了算,玉米行情以后将呈现典型的政策市特征。国家的托市收购价格和拍卖储备玉米的价格将是未来玉米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价格和供应将趋于平稳 

    目前,小麦是典型的政策市,价格的形成机制演变成了国家主导。极端行情在小麦市场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国家控制价格的手段就是收储和拍卖。硬麦价格一年来一直在1800元/吨附近横盘振荡,强麦价格一直在2000元上下200元范围波动。小麦市场的价格现在基本上围绕郑州中储小麦拍卖价格上下波动,市场基本上消灭了趋势性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玉米进入政策市目前已初现端倪,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价格波动受到干预,上涨和下跌都不再剧烈,市场运行比较平稳。今年1月1日~6月30日,美国玉米价格上涨了超过60%,与之相对国内玉米涨幅只有12%左右;今年7月1日以来,国内市场玉米平均下跌幅度在15%左右,而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生物能源概念梦破灭后下跌幅度超过45%。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和往年迥然不同的运行特征,至今没有出现往年的季节性粮食供应短缺,也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有关。 

    政策干预将成为市场常态 

    2007年末~2008年初,国储粮库入市采购了800万吨临时储备玉米,采用了最低收购价格的方式,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导致了玉米价格在连续大幅下跌之后缓慢回升。 

    今年初,美国玉米种植区遭受水灾,加上原油上涨的推波助澜,美国玉米价格出现连续上涨,就在国内市场纷纷担心将面临季节性供应不足的时候,国家开始在南方举行定期定量的拍卖活动,而且一共举行了30次。7月22日,国家又在东北首次进行了临时储备玉米的连续拍卖。这些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保障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使得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没有出现季节性价格迅速上涨的局面。 

    分析人士预期,政策调控将是市场的常态,未来的中国玉米市场价格,在上涨周期中的上涨幅度会远低于国际市场同期涨幅;在下跌周期中的下降幅度同样也会落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