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08-12-05 20:21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启动百名专家联系百县(市、区)行动,该所100多名专家选择全国的110个水稻主产县,其中包括我省的14个县(市、区)作为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适时推广该所培育的新品种,帮助稻农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各位专家已陆续分赴联系县(市、区),调研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了解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

  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落户我省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以“着力造就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着力攻克一批农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着力推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实践载体,大力实施“科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三大战略,争创国内外“一流研究所”。

  “水稻所是一家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必须面向农业生产,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着重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据该所主要负责人介绍,水稻所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紧密结合,集中力量在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办法、成果展示转化基地建设、制定新进所科研人员下基层锻炼制度、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水稻所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不符合、不适应水稻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促进水稻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还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制约水稻科研成果大面积转化的瓶颈问题,加快将“科学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

  1个多月来,水稻所党委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围绕经济转型期的水稻科技创新目标分析、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实践思考、建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我国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等主题进行调研。5份调研报告深刻剖析当前水稻科研及成果转化急需解决的难题,研究措施、对策。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成果的用武之地在农村。该所服务浙江办公室多次组织专家利用农民信箱、农技“110”,通过与农民“面对面”、电话答疑、印发技术手册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科技特派员欧阳由男、徐成冰在泰顺县松垟乡和九峰乡,将研究所科技资源优势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相结合,成功创新适应山区的自然环保耕作方法,帮助当地开发品牌农产品。在我省实施的“水稻所服务浙江‘大户增产计划’项目”,加强了科研人员对我省基层农技指导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培训,大力促进产学研协作。该所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的科技研发、科技服务等工作相结合,积极深入各地农村,推广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为农民送去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努力做好自主创新的“排头兵”、成果转化的“游击兵”、科技服务的“勤务兵”、弘扬正气的“模范兵”。

  今年以来,水稻所已为基层组织了各类培训班、技术讲座95余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稻大户700余人次,培训农民近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两万余册(份),实地指导75场次以上,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353万元。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