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项目在京启动。3年内国家将投入2690万元支持该项目的研究与实施。 “绿肥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在项目启动会上说,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而绿肥作物生产正是协调人和自然、消耗和保护的有效纽带。我国有发展绿肥作物生产的巨大潜力,有适合发展绿肥作物生产的面积约0.5亿公顷。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曹卫东博士告诉记者,我国绿肥作物栽培利用历史悠久,曾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绿肥相关研究大大萎缩,绿肥作物生产迅速滑坡。 专家估算,如果按0.5亿公顷适宜发展绿肥面积推广30%左右计,可将全国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到0.15亿公顷,每年的养分量相当于500万吨尿素、410万吨硫酸钾,经济价值约225亿元;减少同等数量的化学氮肥生产,可以节约750万吨煤,同时节电5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流入水体的氮肥67.5万吨;可固定1.13亿吨CO2。据了解,江西、云南、甘肃等地的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试验站等14家科研单位,计划在全国22个省(市、区)建立现代农业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体系,在绿肥作物生产利用的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推动我国绿肥作物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