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08-07-24 11:19 来源:中国种子信息网
北京日报讯(记者 闫雪静 通讯员 李黎 皮亚明)偌大的生产车间空无一人,排排蔬菜整齐划一,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自动浇水、通风、晒太阳……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流水线”如今也出现在农业生产中。

  在顺义区“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内,33栋温室里种植的蔬菜、花卉全部实现智能化生产。

  “三高”意即高端、高效、高辐射,这三个词代表着顺义农业的未来。

  按照顺义区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从今年到2012年,每年将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5年后该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20%,预计总投资22.55亿元。

  5年后温室大棚占耕地面积20%

  顺义是传统农业大区,历史上有“京郊粮仓”之称。随着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形势下的京郊农业承担着丰富首都市场供应、满足市民娱乐休闲的功能,这些都要通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来实现,而设施农业则成为推进首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所谓“设施农业”,就是在人为可控环境保护设施下的农业生产,包括大棚、温室和现代化智能温室等,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

  目前,顺义区已建成农业设施4.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万亩、智能联栋温室400亩、大棚3.76万亩,占全区农田面积10%。依靠先进的生产方式,顺义区发展成为首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奥运之年,顺义区按照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再一次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计划从今年开始,每年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到2012年,力争全区设施农业达到10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20%。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此次顺义区农业发展规划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关键词,力图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

  在区域布局上,避开工业、制造业中心区,重点发展李桥、北务、大孙各庄等东南六镇设施区,在龙塘路、木燕路、白马路和京承高速路两侧重点发展设施群、设施带。对原有设施农业较好的地区,继续扩充设施规模,提高设施标准,京承高速两侧着重打造1至2个千亩左右设施群。

  每年增加10万平方米现代化智能温室

  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玻璃屋里,蔬菜连片,满眼尽绿。仔细看时,却发现这些蔬菜并非扎根地下,而是长在水里。

  这是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水培生菜”温室。

  这个温室里,生长着5万棵波士顿生菜,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技术人员根据蔬菜品种特别配制的营养液,其中包括氮、磷、钾、铜、铁、维生素等14种微量元素,蔬菜生长的全过程都无需浇水。

  营养液上漂浮着一个个一米见方的浮板,每个浮板上可种9棵生菜。

  种子播下后,浮板自动移动,53天成熟时,一棵棵足球大小的生菜正好“走上”包装线,工人可以边采收边包装,保证蔬菜的最新品质。

  5000平方米的温室里空无一人,生菜却以每天1万棵的高效率循环生产,这全有赖于温室的智能化管理。先进的日光温室营造了一个蔬菜生长的最佳空间,温度、氧气、光照等生态指标全都由计算机控制。

  温室的天窗可自动开启,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每隔数米悬挂的氩灯可以补充阴天的光照不足,而光照过足时,遮阳网自动打开庇护蔬菜,吊在屋顶上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调节室内空气质量。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温室蔬菜不受季节的影响,不论盛夏酷暑、天寒地冻,都可以每天播种、每天收获。而且,对生长环境的严格控制保证蔬菜品质稳定,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成熟的生菜每棵8两至1斤,单亩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是普通温室产量的5倍。

  在“三高”园区内,这样的现代化智能温室还有30余栋,这些温室集成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精准的特点,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体现。这些温室种植的农产品,也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除了价格达到每公斤近20元的水培生菜外,还有火鹤、蝴蝶兰等花卉,有的温室还成为展示各种蔬菜新品种并可供游客采摘的观赏菜园。

  这样的高标准智能化温室成为顺义区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设施农业项目。今年,将投资2.4亿元新建智能温室30万平方米,未来三年,每年增加10万平方米。

  根据该区的设施农业规划,以智能温室为主的园区将重点建成顺义国际鲜花港、杨镇万亩设施基地、高丽营承奥园、李桥镇后桥村设施花卉基地、北务镇林上村鑫宝罗设施花卉基地、北郎中设施花卉基地等。

温室花卉抢占高端市场

  走进位于顺义区北务镇的北京福劳尔花卉生产基地,立即闻到了空气中沁人心脾的百合花香。一排排温室的门口,工人们正在整理刚刚剪下的百合花,准备将它们运到上海、广东、东北等地区。

  这里种植的是高品质的“sorbone”、“西伯利亚”等品种,花朵大,花期长,香味持久,是花卉市场的“抢手货”,每支花的批发价就在10元以上。除了百合,基地还种植了从南欧引进的风车果、大飞燕、从中东引进的银莲花、从日本引进的蓝星花等品种,都是占领高端市场的花卉品种。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温室与普通的瓜菜大棚有很大不同,增加了风扇、滴灌、水帘等设施,温室的通风、排水等功能也有所改进。改良之后,花卉的生长期由原来的120天缩短为95天左右,节约水、药、肥70%,利润增加了30%。在两个温室之间的空地,还种植着生长条件相对宽松的千日红、毛地草、羽扇豆等花卉。日照太强的时候,两个温室之间就会搭起一张遮阳网;下大雨的时候,排水沟则会排出多余的雨水。在这里,每一分土地都在创造着价值。

  目前,基地二期工程的260个温室大棚正在建设中。建好之后,基地的总面积将达到630亩,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承办权花落顺义以来,花卉产业在顺义异军突起。今年上半年,已有北京盛禾圆农业公司、浙江森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鑫宝罗都市农业生态园等9家大型花卉企业落户,总投资达8.54亿元。全区共有各类专业花卉种植、园林绿化服务企业83家,注册资本合计2.23亿元。花卉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农民建温室政府每亩给予万元补贴

  顺义区大孙各镇360户菜农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们成立了绿奥蔬菜合作社。在合作社的育苗温室里,一年四季生长着专家们培育的果蔬新品种。京蜜甜瓜、草莓“红夹一号”、彩椒“黄玛瑙”……仅去年一年,这个2000平方米的温室,为农民提供了优质西甜瓜苗50万株,彩椒、小番茄等优质果类菜苗100万株,生菜等蔬菜苗250万株。

  农民建起温室、大棚,农业专家试验室里的新品种得到推广种植。后陆马村的付贵发种植京蜜甜瓜,每亩收入达到了6000元。前陆马村、宗家店村50余户农民种植“红小帅”西瓜,经济效益比普通西瓜高三分之一。据绿奥蔬菜合作社的统计,社员种植大蔬菜亩均增收1000-1500元,全年合作社社员共增收200余万元。

  设施农业的发展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近年来,顺义区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方式得到很大发展。农民不但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还开始种植效益更高的花卉。据统计,种植温室蔬菜平均亩产值达1.28万元,大棚0.8万元,一茬日光温室瓜产值达0.9万元、彩色辣椒产值1.6万元、花卉产值5-10万元。

  目前,顺义区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投资设施农业。尤其是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特色的规模化、园区化设施农业。

  根据扶持政策,农民新建砖钢结构日光温室,建筑面积50亩以上,每亩补贴1万元;新建钢架大棚,建筑面积50亩以上,每亩补贴3000元;新建高档现代化智能温室,建设总体规模超过5000平方米的,予以200元/平方米补贴。

  今年,顺义区计划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温室5000亩、钢架大棚5000亩。目前已建成温室870亩,大棚238亩。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