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08-07-07 14:10 来源:河南省种子协会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今年河南省小麦夏收形势、品种利用、品种评价、种子生产、产销预测和品种布局等六个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一通报,以供参考。             
1.小麦生产形势、相关因素及特点分析
1.1.小麦生产形势:
 面积与产量分析:今年全省小麦生产是继2004年以来连续第五个丰收年。据河南省农业厅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小麦夏收总面积7890万亩,比去年增加70万亩,增幅1.2%,种植面积除信阳市、三门峡市与去年相比略减外,其他16个市均有增加,增幅较大的有商丘、南阳、周口、许昌、新乡等市。预测总产608亿斤,比去年增加14亿斤。平均每亩单产770斤,比去年增加8斤/亩,其中单产超过900斤/亩的市有焦作、新乡、商丘、漯河、许昌、鹤壁和周口。
1.2.产量构成三要素分析:
从全省汇总小麦成产三要素情况来看,全省平均成产三要素呈现“两增一平”趋势,即亩穗数36.9万,穗粒数31.6粒,千粒重38.6克,与去年相比亩穗数增加0.1万,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持平。由于区域受低温、干旱、降雨等影响程度不同,三要素表现也不相同,洛阳市、驻马店、漯河及豫北地区的亩成穗数比去年略减,千粒重主要是受小麦生长后期干旱少雨的影响,岗坡旱薄地影响最大,水浇地则与往年相比持平或略增。
1.3.今年小麦生产的特点
今年小麦生产的特点可概括为:政策好面积增加,品种优作用发挥,人努力措施到位,天帮忙利大于弊。其主要表现在:
1.3.1.政策好面积增加  我省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今年全省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达70.9亿元,较上年增加31.4亿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优势粮食作物良种补贴达8.38亿元,农用机械购置补贴达2.3亿元,省财政和中央财政共拿出3000万元奖励资金,奖励42个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些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连续四年增加,今年收获面积达7890万亩,比去年增加70万亩,创历史新高。
1.3.2.优良品种的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科学确立当地主导品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冬、春性品种比例进一步得到调整;二是良种覆盖率提高,大田供种质量好;三是新品种示范、展示带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各地建立了百亩攻关田、千亩和万亩丰产示范方,为种子企业和农民选择利用品种提供了直观的信息平台,加速了新品种的推广。
1.3.3.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各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服务,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麦播期间,各地实行统一供种,种子包衣,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土壤处理,精播半精播等实用技术,播种质量普遍提高。小麦生长期间,各地通过电视台、报纸、农技热线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
1.3.4.结构调整、品种布局进一步优化  鉴于近年来发生“倒春寒”危害,各地在秋播布局时增加了抗寒品种的比例,今年全省半冬性品种的面积已超过55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比2006年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
1.3.5.天帮忙利大于弊 今年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光、温、水等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为夺取今年小麦丰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播种前土壤底墒较足,全省大部分地区出苗较好,基本苗高于常年;苗期低温时间长,对小麦安全越冬有利,对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3月份的春季干旱,造成近1000万亩的小麦受旱,亩穗数受到一定影响;抽穗孕穗期全省普遍降雨,对缓解旱情、增加粒数十分有利;5月中旬的强降雨,虽然造成了全省近200万小麦面积的倒伏,但同时给小麦提供了一场灌浆水,对提高千粒重十分有利。
2.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汇总统计,全省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9个,其中5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25个,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个。
2.1.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郑麦9023面积948万亩,比去年减少284万亩,减幅23%;周麦18面积846万亩, 比去年增292万亩,增幅52.7%;矮抗58面积765万亩,比去年增加526万亩,增幅220%;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567万亩,比去年增加96万亩,增幅20.3%;新麦18面积504万亩,比去年减少283万亩,减幅36%。
2.2.推广面积在100~500万亩的品种
依次是:周麦16面积454万亩,比去年增加19万亩,增幅4.3%;豫麦18-99面积295万亩, 比去年减少61万亩,减幅17%;偃展4110面积283万亩,比去年增加66万亩,增幅30%;豫麦70-36面积249万亩,比去年增加60万亩,增幅32%;泛麦5号面积235万亩,比去年增加152万亩,增幅183%;西农979面积206万亩,比去年增加55万亩,增幅36%;豫麦70面积195万亩,比去年减少50万亩,减20%;众麦1号面积177万亩,比去年增加21万亩,增13%;郑麦366面积168万亩,比去增加138万亩,增460%,新麦19面积161万亩,比去增加100万亩,增164%。
2.3.品种面积变化情况
与上年度相比,面积增长幅度较快的品种有13个(种植面积30万以上):分别是郑麦366、矮抗58、泛麦5号、新麦19、周麦18、豫麦70-36、新麦208、平安6号、04中36、许农5号、衡观35、洛麦21和丰舞981。面积减少幅度较大的品种有7个:分别是郑麦9023、新麦18、周麦19、济麦20和濮麦9号、豫麦34和豫麦69。
从品种的变化动态来分析,面积增加的品种多数是半冬性品种,面积下降的品种则多为弱春性品种和一些利用时间长的老品种。
3.品种评价
3.1.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
3.1.1.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旱性好、成熟早、落黄好、品质优等特点,连续五年在我省推广面积居第一位,并且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大面积种植。该品种由于抗寒性差,抗倒性一般,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但近几年仍将是主导品种之一。
3.1.2.周麦18:  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春季生长稳健,成穗率高、耐旱、耐渍、抗倒伏,综合抗性和丰产性好,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种植面积持续上升,今年秋播面积有望突破1000万亩。该品种缺点是小穗颖壳松,易感赤霉病和遭受吸浆虫危害,在吸浆虫发生区慎用。
3.1.3. 矮抗58: 半冬性中熟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抗倒,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根系活力强,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缺点是感叶锈病和赤霉病。2005年审定以来种植面积直线上升,推广三年时间种植面积已跃居全省小麦品种的第三位,今年秋播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
3.1.4.豫麦49-19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长相清秀、根系活力强、抗倒、成熟落黄好。缺点是感纹枯病。该品种作为豫麦49的接班品种,今年秋播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3.1.5.新麦1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较好,株型略松散,株高适中,穗层整齐,耐湿和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由于该品种抗倒性稍差,年际间品质不稳定,种植面积逐步缩减。
3.1.6.周麦16: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层整齐,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适宜高肥水地区推广种植。缺点是感叶锈和赤霉病。该品种在我省分布较广,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在豫中、豫北有发展潜力。
3.1.7.豫麦70-36:属弱冬性中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穗层整齐,茎秆弹性好。该品种继承了豫麦70的耐旱、耐寒、成熟早、落黄好等特点,而且籽粒均勺、饱满,品质较好。缺点是叶枯病较重。作为豫麦70的接班品种,秋播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
3.1.8. 偃展4110:属弱春性早熟品种。苗期长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亩穗数多,株高适中,穗层整齐,成熟早,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正常年份增产潜力大。缺点是抗倒能力差。今年秋播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
3.1.9.泛麦5号:属弱春性大穗中熟品种。田间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抗寒、抗倒性较好,产量三要素较协调。缺点是感叶枯和叶锈病。今年在黄泛区万亩丰产示范方中,经实收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634.5公斤,在我省东南部种植有一定发展潜力。
3.1.10 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熟品种。苗期长势旺,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层厚,大穗大粒,丰产性好,在豫东、豫中部麦区和濮阳麦区表现较好,缺点是个别年份黑胚率较高。秋播种植面积将持续增加。
3.1.11.西农979:属半冬性优质强筋中早熟品种。分蘖成穗率较高,越冬抗寒性好,籽粒角质,商品性好,其品质达国家强筋粉标准。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差,不耐后期高温,有早衰现象。利用时应注意控制播量和播种时间,防止倒伏和后期早衰。
3.2.综合性状优具有发展潜力品种
3.2.1.平安6号:属弱春性中穗型早中熟品种。春季起身拔节快,抽穗较早;亩成穗数相对较多,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好;籽粒商品性好,耐后期高温国,成熟早,落黄好。边行优势明显,特别适应麦棉套种植。缺点是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3.2.2.郑麦366: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抗倒性好;穗层整齐,成穗率较高,成产三要素协调。缺点感纹枯病。
3.2.3.  04中36: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苗势壮,分蘖能力强,穗层整齐,籽粒饱满,成熟落黄好。缺点是不耐倒春寒。
3.2.4.周麦2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苗势壮,抗寒性好,亩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层整齐,大穗大粒,成熟落黄好。缺点感赤霉病。
3.2.5.衡观35: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型适中,穗层整齐,亩成穗较多,灌浆快,结实性好。该品种突出优点是:耐旱、后期叶功能期长,抗倒性好。缺点感叶枯、叶锈病,不耐倒春寒。
3.2.6.豫农202: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长相清秀,茎叶功能期长,成熟落黄好;籽粒半角质、均匀、饱满,容重高。今年受倒春寒影响,穗上部有虚尖现象。
3.2.7.新麦19:属半冬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幼苗长势旺,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多;株型半紧凑,较抗倒伏。穗层整齐,抽穗早、灌浆快、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熟早落黄好。缺点感赤霉病。
3.2.8.百农160: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植株较矮,抗倒性好。穗层整齐,籽粒饱满。缺点耐后期高温能力较弱,成熟落黄一般,成熟期较晚。
3.2.9.郑育麦9987 :属半冬性品种中穗型中熟品种。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茎秆硬,抗倒伏;穗层整齐,结实性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成熟落黄好。缺点感叶锈病较重。
3.2.10.洛麦21号  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苗势壮,抗寒性较强,分蘖成穗率高;亩成穗较多,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缺点是感白粉病重。
3.2.11.许科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茎秆粗壮,秆较高,抗倒伏;穗层厚,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熟期偏晚,感叶锈病重。
另外,通过各地考察看,平安3号、新麦208、濮麦9号、濮麦10号、漯麦4-168、豫农949、金丰3号、郑麦004等品种在今年大田生产或品种展示中,丰产性、抗逆性、整齐度、落黄等方面都有较好表现,不再一一评述。
3.3.在试验中表现较好的苗头品系:
3.3.1、周9823、弱春性中熟品系。幼苗半直立,耐寒性好,穗层较厚,结实性好,穗粒数多,株型紧凑,根系活力强,抗倒伏能力中等,较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感赤霉病较重。
3.3.2.济麦4号:半冬性中熟优质品系。苗势壮,抗寒性较强;成穗多,穗层较厚;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中等;熟相较好,籽粒角质,外观商品性好,达国家强筋粉标准。
3.3.3.洛新998:半冬性中晚熟品系。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数适中,穗层较厚,千粒重高,熟相较好;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缺点是感叶锈病。
3.3.4.04中70:半冬性中熟品系。幼苗半直立,叶色绿,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两极分化快;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亩成穗适中,穗层整齐,穗较大,结实性好,千粒重高,产量三要素协调,株型紧凑,长相清秀,中高秆,茎秆较粗,抗倒伏,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
3.3.5.洛麦22:半冬性中晚熟品系。幼苗半直立,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亩成穗较多,穗层整齐,产量三要素协调;植株略高,抗倒性一般,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
3.3.6.花培87-8:半冬性中晚熟品系。抗寒性较强,分蘖力中等,亩成穗一般,穗层较厚,穗粒数多,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熟相较好,籽粒角质,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缺点是纹枯病重。
另外,完成试验程序、田间表现较好的品系还有春水组漯9908,南部组南阳997和内乡203,旱地组林99-8和洛旱8号等。
总的来说,今年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相对有利,其品种的丰产性得以充分展现,而品种的缺点则表现不明显,今年不是鉴定品种的最佳年份。因此,对一个品种的评判,不仅要看丰产年份的表现,更要看特殊年份的表现。
4.小麦种子基地生产情况
据统计,2008年全省小麦种子生产基地面积373万亩,比去年减少21万亩,预计产种15亿公斤。
4.1.全省繁种面积超过1万亩的品种有54个,其中繁种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6个,分别是:矮抗58  40万亩,豫麦49-198  37万亩,郑麦9023  36万亩,周麦18 23万亩,周麦16  19万亩,新麦18  15万亩, 西农979  15万亩,  偃展4110  12万亩,众麦1号 11万亩,郑麦366 8万亩,新麦19  7万亩,平安6号  7万亩,豫麦58 6.5万亩,豫麦18-99  6.4万亩,衡观35  6.4万亩,太空6号 5万亩。
4.2.种子生产特点
4.2.1种子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审定的新品种大多申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预约生产逐渐趋于向大的国营农场、规范化运作的种子公司集中。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集中繁殖、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渐成为小麦种子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
4.2.2种子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 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财政拿出1.06亿元用于种子工程建设,其中用于优质粮工程的款项7740万元,已建设成优质专用小麦种子基地6个,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5个,各大中型种子企业也已建立了相对固定的种子基地,促进了我省小麦种子的发展。
4.2.3种子繁育程序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我省已经推广普及,大部分企业已按照“四级程序”生产种子,种子由育种家提供,种子企业进行扩繁和生产,整个过程坚持严格的防杂保纯措施,保持了原有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种子基地的种子纯度普遍较好。
4.2.4措施到位,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随着我省小麦生产重要性的提高,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更加重视种子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种子质量:一是企业进行自检,成立专业队进行田间去杂去劣,主动委托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进行抽检;二是种子管理部门对供种质量实行全程监管,抽样进行田间种植和室内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今年收获时天气大多晴好,种子发芽率、饱满度相对较高,收获时要求单收、单脱、单晒、单贮,确保种子质量。四是全省种子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要求配备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目前全省已有大型种子加工设备70多套,种子加工单机3000余台,包衣机500多台(套),年精选加工种子能力可达20亿公斤;五是种子包装进一步规范,全省有大型计量包装设备150余套,所有销售种子全部实行标准化包装,内外标签齐全,质量走向标准化。
4.4.5开展“讲诚信、树品牌”活动,促进了基地品牌意识的提高  河南省种子协会、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已连续三年在我省开展“讲诚信、树品牌”活动。通过活动,评出了一批诚信企业,创建了一批知名名牌,品牌种子赢得了农民的认可,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提高,种子销售量也逐渐扩大。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我省种子整体质量、提升种业形象意义重大。
5. 种子销售形势分析
5.1.种子销售分析
  2008年度全省小麦种子生产基地面积373万亩,预计产种量15亿公斤,如果考虑到群众留口粮、制种基地报废等因素,实际产种13.5亿公斤,我省常年用种量在9亿公斤左右,可以调出种子量3~4亿公斤左右。总的来说,普通品种种子量供过于求,优质专用品种能够满足供应,综合抗性优、新审定的品种有一定缺口。
5.2.种子价格预测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相关机构联合公布了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白小麦(标准品)每市斤0.77元,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0.72元;执行区域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执行预案适用时间为今年5月21日至9月30日。从有关单位了解到,粮食部门是按小麦硬度收购,凡硬度达到60%以上小麦收购价按每市斤0.79~0.83元,硬度低于60%的小麦则按每市斤0.77~0.78元收购。
 虽然我省夏粮生产获得了丰收,但受国际粮食价格、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内化肥价格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种子收购价会高于往年,在国家公布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0~20%,预计今年小麦种子收购价在每市斤0.9~1.10元之间;考虑到种子水分、加工精选、包装贮运等因素,销售批发价格在1.3~1.5元之间,其中优质麦、新品种、受保护品种和品牌种子的批发价格会略高于普通小麦品种的价格。另外,个别表现突出、繁种量小的品种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
6.2008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初步意见
今年小麦秋播品种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认真做好布局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总的原则是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中南部麦区也应逐步扩大半冬性品种的种植面积,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早茬半冬性品种;注意品种的成熟期,适当选用中熟品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提高粒重。对于参加今年良种补贴的品种仍然要坚持:“专家推荐、市场认可、群众欢迎、推优而不片面求新求异”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通过审定的、试验示范过的优质高产品种确定为当地的主导品种,确保大田用种安全,保护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
6.1. 豫北部麦区
6.1.1. 优质强筋麦田:以郑麦366、济麦20、藁麦9415、新麦19、西农979为主。
6.1.2. 高中产早茬麦田:以矮抗58、周麦18、豫麦49-198 、周麦16为主;搭配新麦18、众麦1号、温麦19、豫农202、洛麦21、周麦22、衡观35,示范百农160、郑育麦9987、许科1号。
6.1.3. 高中产晚茬麦田:以偃展4110、平安6号、濮麦9号、新麦208、太空6号、豫麦18-99为主;搭配新原958、豫教2号、众麦2号、04中36、花培5号、豫农949。
6.1.4. 岗丘旱薄地: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5、豫麦65为主;搭配济麦2号、安麦7号、洛旱6号、漯优7号。
6.2.豫东南、豫中部麦区
  6.2.1.优质强筋麦田:早茬以郑麦366、新麦18、新麦19、西农979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
6.2.2. 高中产早茬麦田:以周麦18、开麦18、泛麦5号、周麦16、矮抗58、豫麦49-198、众麦1号为主;搭配豫麦69、许农5号、周麦22、衡观35、漯4-168、郑麦9694、富麦2008、平安3号,示范百农160、郑育麦9987、豫农202。
6.2.3. 高中产中晚茬麦田:以豫麦18-99、豫麦70-36、新麦208、偃展4110、太空6号为主;搭配平安6号、项麦969、新源958、04中36、鑫麦1998、金丰3号、豫农949、花培3号。
6.3.豫西部麦区
6.3.1.优质强筋麦田:早茬以西农979、新麦19、郑麦366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
6.3.2.高中产早茬麦田:以豫麦49-198、矮抗58、豫麦41、周麦16、周麦18、开麦18为主;搭配豫麦25、洛麦21、许农5号、开麦18、济麦1号,示范衡观35、豫农202、郑农17。
6.3.3.高中产中晚茬麦田:以豫麦18-99、濮麦9号、偃展4110、平安6号为主;搭配新麦208、04中36、金丰3号。
6.3.4.丘陵旱地: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5、济麦2号为主;搭配洛旱6号、晋麦47、长旱58、漯优7号、偃佃9433。
    6.4.南阳盆地麦区
6.4.1.平地高产麦区:早茬麦以衡观35、西农979、新麦19、豫农202、濮麦10号、郑麦366为主;中晚茬麦以郑麦9023、豫麦70-36、豫麦18-99、新麦208、平安6号、豫农949、04中36为主。
6.4.2.岗丘旱薄地:早茬麦以衡观35、洛麦21为主,中晚茬以郑麦9023、偃展4110、04中36为主。
6.4.3.稻麦两熟区:以豫麦70、郑麦9023、新麦208、偃展4110为主。
6.5.信阳及豫南稻茬麦区
6.5.1.优质弱筋品种以郑麦004、郑丰5号为主。
6.5.2.主导品种以郑麦9023、偃展4110、豫麦18-99为主;搭配新麦208、金丰3号、中育6号、源育2号、丰抗38、内乡201、邓麦996。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