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08-06-04 09: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5月25日在河南南阳举行,标志着今年的“三夏”会战正式打响。在全球粮价上涨、供求紧张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抗震救灾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全国夏粮有望再次丰收,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发出多重有力的信号。

  信号一:中国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据农业部提供的信息,国际粮价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涨,之后不断突破历史高位。目前,国际市场稻米实际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点,小麦价格创28年来新高。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恐慌迅速蔓延。联合国有关机构表示,粮价持续飞涨令全球超过一亿人陷入饥荒,已经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食品价格暴涨可能有损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全球性危机。

  多年实践已证明,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新世纪以来的粮食生产形势更证明这一点。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一万亿斤,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需缺口由五年前的1000多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基本实现供求平衡。与全球粮食库存已达到30年来最低点形成反差,我国现有粮食储备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际粮食危机对我国尚不构成现实威胁。

  信号二:夏粮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止通胀提供有力支撑。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上千万人无家可归。抗震救灾需要粮食,灾后重建和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也需要粮食。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关系到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对当前抗震救灾是个巨大的保障和支撑。

  “两个防止”是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保持结构性上涨的农产品价格稳定,能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夏粮再次丰收,也为“两个防止”提供了重要条件。

  信号三:惠农支农政策效应日益彰显,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努力梯次构建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务院在年初预算大幅增加基础上,又出台十项重要政策措施,再增加投入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不断出台、逐步完善的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耕作方式由粗放走向精细,科技种田深入人心,单产总产屡创新高,是农民对政策好的最好回报。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今年夏粮丰收是在去年高起点、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粮食增产空间不断缩小,以及农资价格上涨和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等因素,今后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综合措施,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进一步调动各方面重农种粮积极性,最终构建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