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08-05-20 09:03 来源:农业部

  5月15日,农业部在湖北省天门市召开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讲话时强调,各级农业和农机管理部门要用更大的决心和力量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促进油料生产加快恢复和稳定发展,保障粮油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牛盾说,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油料作物,国产食用植物油中,约一半来自于油菜籽。近几年来,我国油料生产连续减产,大豆及食用植物油进口急剧增加,自给率不断下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稳定市场价格的任务十分紧迫。

  牛盾指出,油菜生产下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稳定和发展油菜生产,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

  牛盾强调,各级农业和农机管理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新形势下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要坚持农机农艺结合,适应机械作业要求加快调整油菜品种选育目标,改进栽培方式,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强化技术创新,积极组织油菜播种、收获等机械的研究和开发,突破技术难点,研发适用机具,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要从试点示范入手,着力抓好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集成配套,形成以机械化为支撑、区域适用性广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带动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油菜生产机械列为各级政府的购机补贴范围并予以倾斜,加大补贴力度,支持、引导农民和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创新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协会等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作业服务,努力构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蛋白质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和蜜源作物,综合利用效益好,是结构调整的增收作物。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左右,产量12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的春油菜产区。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无论是油菜品种、栽培技术,还是产量、品质,都已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种植手段落后、土地经营规模小、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据测算,在油菜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60—70%,一亩地耗工12个左右,劳动力成本200—240元,加上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油菜籽生产成本超过2.5元/公斤,种植油菜比较效益低,农民对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宗锦耀说,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可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油菜机械化播种、收获、干燥等技术可显著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据测算,机械化收获油菜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收获损失5%,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节省人工成本30—40元/亩。

  宗锦耀透露,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油菜机械耕整、开沟、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油菜直播、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机具的开发生产起步,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开始启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当前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加快推进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重要农时、关键生产环节和主产区机械化水平的目标,在油菜主产区特别是优势产区,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组装配套,建立健全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加强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集成配套,形成以机械化为支撑、区域适用性广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组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和规模,示范带动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此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还举办了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就油菜生产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