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跃飞发现了濒危物种野生大豆
国庆节的前一天,郑州市民刘先生在新郑机场附近的一个湖边,偶然间就发现了一片面积近20平方米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野生大豆。为此,他建议河南省有关部门对其加以有效保护,使野生大豆物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培育出国产新型优质大豆。
机场湖边发现野生大豆
郑州市民刘跃飞今年45岁,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工作的他出生在商城县大别山区,自幼就对山上的植物比较感兴趣。
9月30日上午10时许,刘跃飞开车赶到机场等朋友,但所等飞机晚点将近两个小时,闲着没事的他就在机场附近转悠。
当他来到机场东北角的湖边,突然发现湖边的杂草丛中有野生大豆。“我蹲下来拨开草丛,发现草丛下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袖珍大豆。我断定这就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物种——野生大豆。”
拔下几棵做样品装在塑料袋内后,他赶回了机场。
自己的判断会不会有误?10月1日,刘跃飞带着样本找到了在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教学的侄子刘先一。
“侄子一看就吃惊地问我是在哪里找来的,并说,早几年前,野生大豆在河南的一些山区偶尔还有发现,但在郑州地区发现的,没听说过。”
呼吁有关部门加以保护
昨日上午10时许,在刘跃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新郑机场东北方向的湖边。在一片杂草丛中,刘跃飞指着地上泛黄的叶子说,这就是野生大豆。
记者看到,这些野生大豆最大株约有4至5米高,小的也有2米高,每个豆荚内少的有3粒豆籽,多的则达9粒,以3至5粒为常见,豆籽有黑、青两种颜色,比常见的大豆小了约五分之一。
在一爬上枯树枝的野生大豆上,结满了黑、青色的果实。记者连根将其拔起,查了一下,这棵野生大豆的豆荚足有四五十个。
记者目测,在这个不起眼的湖边,这些野生大豆的面积有近20平方米。
“真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些野生大豆区域保护起来,使野生大豆物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培育出国产新型优质大豆。”刘跃飞说。
野生大豆是重要的种质资源
昨日下午3时30分,记者拿着两株样本走进了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办公室,李春奇教授迎上来说:“这确实是纯正的野生大豆。”
李春奇教授说,野生大豆起源我国,是世界珍稀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与野生水稻同被列为国家1999年8月公布的濒危野生植物重点保护名录(第一批),是一种稀缺的科研育种种质资源,也是研究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载体。
“野生大豆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涝洼地、盐碱地、瘠薄土壤和干旱土壤上野生大豆都能生长。”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朱长山教授说,保护研究该物种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改良家豆品种,提高适应、抗疫能力,优化大豆品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野生大豆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河南省植物学会理事叶教授说,我国栽培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约40%,而野生大豆平均含量45.4%,高出栽培大豆5个百分点。
“在中国,如果将野生大豆和现有大豆杂交肯定能提高产量。因为新品种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了,但是能提高多少,目前我还说不准。关键是杂交后的大豆的蛋白质的含量能提高15%左右,大豆的品质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李春奇教授说。
小知识
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是一种稀缺的科研育种种质资源,含有高产、高蛋白、抗旱、抗病虫性强、耐盐碱、耐涝等优质基因,利用它们和现有的大豆品种杂交,可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品种。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野生大豆已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