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17-04-05 10:56 来源:张世煌 农财网种业宝典

种业需要一次“井喷”才能释放创新,尽管先喷出的是泥沙!

2017-04-02 张世煌 

1

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兴事件之痛》。文章的专业性比较强,我们不了解事件背景,何况作者回避了中兴事件的核心问题,但文章的话题很集中: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我们当故事去读,读完了要想一想对种业创新的启示。



《中兴事件之痛》讲了两个对我们有启发的故事。一个是科研机构选择的架构本身就决定了科研成果只能交差,而不能量产。许多项目指标脱节,立项单位不考虑国内产业的实际水平,盲目追赶世界领先。这是科研机构被边缘化的开始,企业不感兴趣。玉米品种审定以后可以用来交差,但大多数不能量产;这种趋势不但在科研机构很普遍,也蔓延到了企业。


第二个故事很具体,说的是高端芯片技术。2009年从美国某公司回来一位李博士,通过非法手段带回高性能DAC产品版图,一下子提高了国产DAC产品的性能指标。但2013年事件被曝光,导致美国政府对华人参与关键器件研发的控制更加严格,对往来中国的留学生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相继查出剽窃案和天大某教授被诱捕事件,对海外留学生归国从事关键器件研发造成心理阴影,很多人为了保住往来美国的人身自由,放弃参与国内高性能关键器件研发的机会。


实践证明,李的方法和产品无法被正规整机厂采用,还有许多相关技术障碍,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国内工业界的重大问题。相反,华为、中兴对国产供应商在知识产权上更加担心,要求国产厂家自证清白,有的甚至到了要求国产供应商的创始人不能有ADI/TI履历的夸张地步,进一步导致国产替代进度的严重落后。


这些事件对民品影响尚小,对工业、医用和军用产品影响太大。所以,少数人的作法得不偿失,害了国家,害了产业,自己的企业也是步履艰难,实际上很难发展。



企业更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这关系到创新积极性,更关系到投资的成与败!我国种业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才能走出“寒冬”,首先要保护好知识产权。否则,就不会有大量外部资本进入种业,而没有大量投资,种业不可能走出困境和发展壮大到与国家相适应的程度。种业创新有多难呢?就看你是从什么角度认识。创新,首先要干正事,要正视自己面前的问题,要承认差距。人们不相信民粹主义能干正事。某些人还是投机取巧,想要一步登天。那就没人敢同你合作。


中信投资隆平,选择准确,但目前投入的资金还不算多,可能是试探性投入。如果做得好,或许大头在后面。现在品种试验、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引种备案等环节,表明产品创新和市场准入障碍消除大半,剩下的是进一步完善和继续改革与创新。但市场监管仍然是种业的薄弱环节,资本仍将信将疑,不敢投入太多,他们需要时间,需要实践,需要观察。


种子协会要正视这两个现实问题,正确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和引导投资,但这需要政策支持。


现在,隆平高科的状况比较好,或许能够最先走出“寒冬”。还有一些没上市的专做玉米的中小企业,也有可能率先走出“寒冬”。与隆平不一样,大多数企业要经过痛苦的蜕变过程才会认识到正确方向。多数企业都在压缩固定资产投入,规范流动资金,压缩研发投入。这是不得不发生的蜕变过程。而隆平和某些公司,从一开始就对经济形势有比较清醒的判断。他们甚至对流行的“超级”也早有判断,没有掉进创新“陷阱”。那些专做玉米的中小公司从来就不相信“超级”,也不相信“强优势”。所以,研发投入没有发生大失误,产品线正常,不需要压缩投资,所以在理念上领先一步是很重要的竞争要素。


2

总结经验教训



种业“寒冬”已经是掩饰不了的大格局,而且“寒冬”的概念已经波及到制造业、金融业和宏观经济。有企业人士说,现在只是“寒冬”,明年才是种业的“严冬”,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现在是汲取教训的时候,不但企业要总结,科研机构和种子协会也要总结教训。


各公司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但要准备打几年持久战。现在是艰苦时期,干革命必然面对艰难困苦。没有磨难就不成其为革命。种子行业须务实,需要年轻而有朝气的青年人为种业效力。


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失去机会,现在调整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种质基础都已经来不及。这不是理论问题,理论上人人都有发展机会,但你已经没有时间,容不得你去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务实。不要羡慕隆平,也不要羡慕玉米界几家朝气蓬勃而又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公司,人家在玉米生产节节攀升的高涨时期没有受不负责任的鼓动而头脑发胀,没有沉迷于幻觉,而是未雨绸缪,早在8~9年前便调整育种方向,改变策略,衔接前育种研究,储备了新种质和新知识。如今,一些公司不惧怕这几年正在经历的种业“寒冬”,也不怕接踵而至的“严冬”,但是,那些曾经犹犹豫豫、不愿意创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没了机会,多数企业必须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多数科研机构的玉米常规育种很难东山再起。玉米产业体系的科技人员,如果不是特殊的运行机制,现在的命运恐怕也不乐观。但体系涉及的六十多家科研机构,现在总算有一部分团队的育种势头能够进入竞争行列。这是教训。


3

原因何在?



为什么说现在是种业“寒冬”,这是比较含蓄又很客气的说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就是危机。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重新认识经济发展规律,主动调节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调控经济发展要素。这对全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是西方国家经济越来越平稳发展和消除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CIMMYT、IRRI等国际农业研发机构,正是社会与经济理性发展的产物。


我们要理性看待自己,关键看经济发展动能。我们经历了若干次危机,但我们总喜欢把问题简单地推给外因,忘记了内因是根本,强调外因并不解决自己的问题。


种业陷入“寒冬”我们至少看到如下几个表现形式。


第一,种子库存积压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每年有大量种子转商,成本6元的产品只卖1块钱,这就好比啃食自己的肉一般痛苦和无助。连续5年种子库存高过50%。这已经不是企业层面的问题。长期过剩,消耗自身躯体,耗尽了多年积蓄,到2016年不得不压缩固定资产投入和生产规模;许多企业不得不压缩研发投入,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但不得不这么做,而且很普遍,一方面是回归理性,一方面也是无奈。这问题不解决,种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这是从宏观角度衡量,而不是微观。在微观层面,企业要抓住两点,尽可能“做空”自己,然后坚决压缩产能。现在不是定输赢,而是活下去!活者为王。


第二,比去库存更难办的是去产能。2011年,人们还不习惯种业的市场经济,按照惯性思维盲目投资,到2012年便表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2012年以后,我们年年提醒种子生产过剩,但根本不起作用,今年仍超过110%。


人们没有汲取教训。2016年开始的品种“井喷”则逆向刺激产能,等于雪上加霜。企业要正确对待“井喷”,为的是压缩产能。最近几年,大家都喊要控制生产规模,但一直不见效。到2017年终于引起甘肃省地方政府的关注,这就很说明问题。种子协会要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第三,削减投资。


削减投资是理性回归,包括削减研发投入都可以理解,因为以前的方向失误,现在需要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必然削减不必要的投资。只有改革企业内部结构,改革育种思路和方向,才能重新找到投资点。到那时候,哪怕投资数量少些,但更有效率。


如果不承认种业“寒冬”,继续鼓动扩大投资,是不是居心叵测呢?在这种时候,必须进行种业内部的重大“结构性改革”,才可能恢复和增加投资。这么一比较,便知道哪家公司有可能率先走出“寒冬”。


对多数公司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疼痛开始,而某些公司不是因为疼痛才改革和创新,而是善于从别人身上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学习先进和创造自己的经验。有些企业从7~8年前便开始调整内部结构,改变育种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落实到种质创新;某些企业一直在增加研发投入,而没有减少研发,到今天,这类企业只要在生产和经营环节不出现大的失误,就不会困在“寒冬”里。


在这一领域,隆平的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比较理智和平稳,基础设施似乎不算是很“先进”,但方向正确,研发系统的内部管理比较合理,所以人家每年继续平稳地增加研发投入。同样,玉米种业界有几家未上市的中小型企业,一直重视研发投入。那些企业虽然压缩了生产规模和日常开支,这是所有头脑冷静的企业都必须做的事,但那几家公司都没有减少研发投入。他们敢创新,没有对创新失去信心。这些公司没必要在农业部改革了品种管理,激励了创新以后反而压缩研发。人家很正常。


第四,资金链断裂。早在2016年初就很令人焦急,农业部寄希望于银行业帮一把,没成想,金融业自顾不暇,而且对种业早有研判,知道要出问题。我们多次提醒企业注意贷款风险,如果不是种业陷入“寒冬”,何必反复提醒?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金链是外部因素,却影响内部运行效率。企业要看准大趋势,防范金融风险。这方面,登海做得比较保守,而恰恰是这个“保守性”,使登海的资金链保持平稳。


种业“寒冬”,本质上不是育种问题,但育种是个标志性看点,容易说明问题。走出“寒冬”需要各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需要互相磨合,找到各方面都能适应的解决方案。


4

种业“寒冬”的内因是计划经济思维



在“药引子”一文,我建议种业界的相关人士想一想度过“寒冬”的标志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总体上说,应该有一些宏观的客观标准。在这方面,要听一听经济学家和基层的意见,然后实事求是地寻找度过种业“寒冬”的备选途径。


说到途径,每个企业会有不同的办法。在选择途径之前,应当分析为什么中国种业出现了“寒冬”现象?这与历史上发生的种子周期性过剩与波动不一样。刘石一针见血地指出,“种业寒冬”不单单是种业的问题,而是中国农业的整体问题。我国玉米过剩早有症候,是官僚主义和计划经济搅和在一起,人为制造了玉米和各主要产业的畸形发展。有人献计“倒春寒”,这是误判,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推动,单纯的数量(增产)追求高烧不退”(刘石语),掩盖了社会对提升质量和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更掩盖了种业管理思路不成熟和计划经济特征。中国种业在最不应该发烧的时候发了高烧。我们没必要追究责任,但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需要真实判断。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反复论述,分析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不提了,改为“抓手”。解决问题的抓手从何而来?其实仍然是矛盾分析。


这一次种业“寒冬”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但宏观形势对种业来说只是外部原因,解释不了2012年以来,种业内盲目投资和低端产品过剩的现象。我国种业还不够强大,多小散弱乱是双刃剑,这时候就看出它既是劣处,又是有用之处。


外部原因不足以单独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农产品过剩危机,不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当农业出现全局性过剩的时候,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内在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人强调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等因素,现在人民币贬值,油价下跌,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有人想调结构,却拿不出办法来转方式,至今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涵义模糊。


问题发生在农业内部。要关注矛盾和矛盾方面的转化。但我们有理由庆幸,事情还没糟糕到无法挽回的程度。


种业危机虽然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但农业(含种业)发展具有滞后性。这表现在宏观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历来有一定惯性,对种业的影响要慢几个节拍。同样,当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种业进入恢复时期,仍然存在惯性,即种业的恢复比较慢,结构性改革会比较滞后。总的来说,以往经济危机对种业的伤害微乎其微。但这一次不同,经济下行,对种业伤害比较深,改革会持续较长时间。


5

正确认识品种“井喷”



种业发展需要一次“井喷”,才能释放创新积极性。尽管最先喷出的是泥沙,但实实在在地解放了种业的科技生产力。不管什么人,最终挡不住来自企业、基层和民间的创新势头。这是改革,是社会进步。


品种倒退现象约束了农业生产,在与跨国公司的较量中没有还手能力。企业家和投资者都知道过去那个审定制度的危害性。所以,品种管理方式改革,虽然只前进一小步,却是创新的一大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创新积极性。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创新积极性喷薄而出,一开始带出泥沙是必然现象。


品种试验、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和引种备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长期埋没在基层的创新积极性。现在的改革使一部分潜在的创新型企业获得生存机会,使企业看到希望。这为种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品创新铺就了道路。我们要支持这项改革与创新。如果有缺点和不足,可献计献策,助其改之,但不要全盘否定。


企业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品种“井喷”。许多企业因此获得生存机会,保住了资质。这就可以了,别想太多。开发品种时要冷静,不要盲目。你们审定这些品种,不就是要个幌子么?大部分“井喷”出来的都是在原来审定指挥棒下培育的高杆大穗晚熟稀植型品种,没有经过逆境和抗逆性筛选,多数没有进行种质创新。某些品种虽然不再模仿郑单958,但仍在模仿先玉335和德美亚一号,并没有种质创新。我曾经说过,突破产量屏障,既不要模仿郑单958,也不要模仿先玉335。现在很多是指挥棒下模仿育种的产物,不可评价过高。“井喷”能给企业带来生存机会,但也能要了你的命。


为什么喷出来的是泥沙,而没有珍珠和钻石?这是因为以前压抑创新太久,现在踢开绊脚石,从万马齐喑,迅速转变为万马奔腾的局面,当然要先把压在上面的泥沙喷走,然后才会露出好东西。


上一篇>

2017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下一篇>

【风向标】玉米大豆对决,到底种啥?产量、收入、补贴终极PK结果在这里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