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11-07-11 10:58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几经辗转来到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南省浚县,在闷热午后的一片试验田里,记者见到了让温家宝总理“忘不掉”的“老程”——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程相文。此时的试验田小麦已收,玉米才播。坐在田埂上,谈到他毕生为之奉献的玉米育种,75岁的老人饱含深情。

  为了总理的嘱托,有生之年多育几粒“永优”种

  今年1月22日,是程相文终生难忘的日子。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调研旱情时到鹤壁市农科院视察,当得知程相文与玉米结缘48年,把毕生精力献给玉米育种事业的事迹后,温总理十分感动,长时间拉着程相文的手赞扬说:“可以说你把你的70年都献给了育种事业、献给了农业科学事业,河南的科技人员应该向你学习,我也向你学习!”临走前总理讲了两个忘不掉:“第一老程忘不掉,第二‘浚单’忘不掉。”乘车返回鹤壁市区途中,总理对当地负责同志说,他给浚单系列的玉米种子起一个新名字,叫“永优”。3月份老程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表示总理的勉励让他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和同事们正在加快育种步伐。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亲笔回信中说:“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像程相文这样的科技工作者,需要有为科技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程相文献身玉米育种事业的事迹应该表彰。谨致敬礼!”

  6月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号召全国农业系统向程相文学习时指出,温家宝总理给程相文同志的亲笔回信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是对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鼓励与鞭策。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要认真领会和落实温总理要求,深入学习程相文同志先进事迹和鞠躬尽瘁的思想境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情系“三农”、无私奉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每当谈起这些,老程眼眶里总是噙满泪水:“为了总理的嘱托,我会更加努力,有生之年多育几粒‘永优’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句名言誊抄在程相文早期的笔记本上,也刻在他心里。从1963年到现在的48年里,程相文带领农科院一班人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河南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2005年~2010年5次创造15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100亩夏玉米高产攻关田、1万亩夏玉米高产示范方的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2005年和2007年的1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006.85公斤和1064.78公斤;2008年万亩高产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831.4公斤,首创万亩核心区连片种植和夏玉米同面积最高产量两项纪录;2009年百亩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751.9公斤,为河南省首次。万亩“浚单20”连片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58公斤,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率先实现同面积单产超850公斤的突破,与上季小麦一年两熟合计平均亩产1548.8公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1吨半。2010年,鹤壁市在国内首创3万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611.6公斤、玉米782.8公斤的高产纪录,为整乡、整县建制开展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

  玉米就是他的命,种子就是他的孩子

  1963年7月,中牟农校大专毕业的程相文只身一人离开老家省城郑州,被分配到偏僻的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成了一名农业技术员。“一辈子忘不了当时老百姓期待的眼神。”望着满是麦茬的土地,老程回忆说。当时农业技术落后,玉米亩产只有百十斤上下。在玉米作为当家作物的钜桥镇邢庄村,半人高的庄稼无精打采,细小的果穗耷拉着头,乡亲们手捧干瘪的玉米粒问他:“俺这黑油油的土地咋就没收成,你这个大秀才能不能想个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黄窝窝头也叫娃们吃饱了?”初出茅庐的程相文一筹莫展,钻进玉米地痛哭一场,当时还是小孩的村民邢玉良拍着小手笑他:“大学生没囊气,玉米地里哭鼻涕儿!”第一次把眼泪洒进玉米地,也让程相文坚定了毕生的追求,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百姓能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在我国,良种对科技增粮贡献率在40%以上,玉米是单交种,只能用一代杂交优势,用二代时一般会减产30%左右,必须一年一换种,而当地“撅两头留中间”的取种方式则直接导致产量低下。于是,玉米育种便成了程相文的突破口。

  程相文经常说:“我这个人不聪明,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玉米育种。”可这谈何容易。育种是涉及遗传、土壤、气象、栽培等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材料通过成千上万次组合、数百次试验。育种先找种,从遗传学角度讲,地域差别越大,杂交优势越强。1964年初,程相文寻访全国10多个省50多家科研单位,每找到一种玉米材料都如获至宝。一次,他出差去吉林省公主岭市遭遇寒流,气温降到零下35摄氏度,候车室里没有暖气,穿着薄棉袄的程相文又冷又饿发起了高烧,晕倒在地。当他被好心人救醒后先是往怀里摸,发现用棉布包着的400多粒玉米种还在时,他笑了。

  育种过程充满了艰辛,是对人耐心和毅力的极大考验。1980年8月的一天,狂风暴雨怒吼了整整一晚上,程相文的心也揪了整整一夜。凌晨4点他就赶到试验田,眼前的情形让他惊呆了:正值喇叭口期的150亩玉米东倒西歪全趴在地上,如果不及时扶起,24小时内就会扎根、弯曲,当年的试验就要报废。程相文急忙带领全所职工,忍受着闷热、疲劳和饥饿,一棵一棵扶起玉米苗,一直干到下午4点,60万株玉米保住了,他却累得躺在了地上。如今的程相文,仍然坚持天不亮就到玉米地,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研究院,遇到打雷下雨,他还是第一时间往地里跑。

  说起这些,老程笑得很幸福:“这没啥,再苦再累我一钻进玉米地,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只要活着,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他已故的妻子曾说过:“种子就是他的命,他看到种子,比见到自己的孩子还亲。”48年时间里,程相文收获了47项科技成果,培育时间长达19年的浚单20目前已成为河南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效益150多亿元,成为玉米育种界的神话。

  南繁北育,48年他过了94个夏天

  程相文的一个绰号叫“候鸟”,和全国万余名南繁人一样,冬天南飞,春天北飞,加代繁育,一年要过两个夏天。1964年秋,为繁育市里的一个新品种,时任浚县农业局副局长刘文全的一句“只有程相文能行”,把28岁的程相文送上了南去的列车。扛着50斤玉米种子,程相文第一次踏上了海南育种之路,他先后辗转黎塘、湛江、海安、海口、三亚、崖城,一路乘火车换汽车坐轮船,又徒步30多里,历经14天才赶到偏僻的崖城镇原种所。从此,程相文的育种生命被切割成两半,48年间他过了94个夏天。

  早期南繁育种的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那里没有椰风海韵的诗情画意,只有一望无际的满眼荒凉。前四年程相文都是独自一人前往,伴随他的是孤独、寂寞、炎热和蚊虫叮咬等恶劣条件。当地有句民谚:三只老鼠一麻袋,十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蝗做条裤腰带,毒蛇缠人窜到身上来。程相文被蛇咬过,往往是收工回来腿上还钻着长长的蚂蝗。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发生的台风可能带来毁灭性破坏,还要克服人地生疏、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带来的困难,甚至遭遇生命危险。有一年,程相文发现一些玉米苗叶片发黄,像病秧子,心立刻揪到嗓子眼,他一连3天趴在地里仔细观察,经分析判断是缺少氮素,只有追施肥才能度过难关。可当时在海南市场买不到化肥,当地农村也没有积攒人粪尿的习惯。程相文四处寻找打听,得知3公里外的一家海军医院有公厕,他像找到宝贝一样兴奋,借来木桶就去医院挑粪尿。一担70多斤重,每天往返十几趟,一连挑到第4天,程相文的肩膀和双脚磨出了血,又饿又渴头发昏,一不小心滑入1米多深的粪池里。附近黎族老乡听见呼救后,找了一棵芭蕉树费好大劲才把他拉上来。程相文休息片刻,冲去身上的污秽,依然把粪桶挑到自己酸疼的肩上……就这样,他硬是把8亩试验田追施了一遍有机肥。

  聊起海南育种的艰辛和孤独,老程一脸淡然:“苦是苦,可不知咋的,我一看到玉米,一接触玉米就来了精神。”他还记得农民用了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亩产从100多斤一下提高到700多斤。“老百姓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我比什么都高兴。”选育出一个省级区域品种,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要10~12年,育出一个“国字号”品种则一般需要15年左右。程相文利用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选育速度,缩短育种周期,48年间繁育和推广了3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12个,被育种界誉为“种子加速度”。

  爱岗奉献,老百姓称他“农民的福星”

  程相文常说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一千次一万次,我还是情愿选择玉米育种这个岗位。”在同事眼中,程相文是他们的好榜样、好老师。和老程共事25载的张守林副院长告诉记者,程相文对每粒种子都严查细究,对每道工序都严格操作。对市农科院承担的15亩国家级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他要求没有一颗缺株、虫株、弱株,在播种上坚持画线作业,保证行距、株距均等。在程相文带领下,鹤壁市农科院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浚县农科所)仅有的“一枚公章、一间房、三个人”,发展到拥有资产上千万,集科研、繁育、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增加到96人,新引进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

  程相文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浚县干部群众都知道老程做人有个“三不”准则:不考虑地位,不考虑待遇,不考虑名誉。上世纪80年代初,县政府换届提议他为副县长候选人之一,他主动向组织表达了不愿参选的意愿;1984年,河南省直某科研院所调他去工作,待遇优厚,他找理由谢绝了;1988年,上级党委任命他为市里某科研单位的副处级领导,他却说他的最好岗位是育种;国内多家种业公司高薪聘请他,他说害怕金钱把背压弯了;多年来,他所获的累计900多万元奖金,一分未留全部用于科研和院所建设。

  面对自己的家人,程相文却有一辈子难以释怀的遗憾和伤痛,每当谈到这些,老程便会长时间陷入沉思,眼眶湿润。长期的南繁北育、不间断的田间劳作,让程相文失去了许多尽孝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1987年母亲过世时他正在海南给玉米授粉,闻讯后他仍表情呆滞在田间忙活,忙完他蹲在地头嚎啕大哭,面朝北方磕了四个响头:“娘,孩儿不孝啊!”结婚后他和妻子董桂枝聚少离多,多年来这个家全靠妻子一人支撑,2003年春节前夕,老伴积劳成疾突然中风,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此时海南种子田里的玉米到了授粉的关键时期,程相文思绪万千。妻子看出丈夫心神不宁,就一只手拉着丈夫的衣角,另一只手艰难地指了指南方……程相文再一次踏上行程。直到2007年老伴病故,这些年他在家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老程的大女儿半岁时生病持续高烧,当时正逢玉米授粉期,结果由于治疗不当左脚落下残疾,每当看到女儿一瘸一拐的样子,老程眼圈就发红。可不论什么时候,全家人始终支持程相文的事业,大女儿程新建更是从1977年毕业便追随父亲南繁北育。“我为做他的女儿感到骄傲,下辈子还要做他的女儿。”程新建说。

  对程相文来说,他培育的种子能让农民丰产增收,就实现了最大心愿。为了这个心愿,他一条被子、一张床单独自到村里与农民同吃同住,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种田,以最低的价格供应用种。当地老百姓都称他“农民的福星”。

  王学洲是最早使用程相文所育种子的农户之一,“俺这最早的口号叫‘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亩产400斤就是上纲要,500斤等于过黄河,800斤就是跨长江了。”他告诉记者:“直到用了老程的种子,第一年我的玉米亩产就达到700多斤。”现在,刘寨村所有农户都种上了浚单系列优良品种,价格比市场上每斤优惠两块钱,全村年纯收入增加了100多万元。“程院长可是俺们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高产。”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子谈起老程来有些激动:“‘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这是俺们送给程院长锦旗上的话,更是俺们的心里话。”

  临走前,望着眼前沐浴夕阳余辉的150亩试验田,年逾古稀的程相文目光坚定:“我喜欢玉米育种,离不开玉米地,将来有一天我死了,也要让孩子把骨灰撒到玉米地里。”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