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11-07-11 10:52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农产品市场体系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一五”以来,全国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不断强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对确保生产稳定、市场稳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农业部全面加强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统筹推进政策研究、信息发布等工作。建立了主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开展粮棉油糖等重点品种定期会商。自2008年以来,已选择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58种“菜篮子”产品每天的价格和交易量;建立了农业系统自下而上的市场热点快速报送机制。针对重大问题开展深入分析研判,组织了对九大品种价格形成和利润分配、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九大品种产业链条的调研,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不断创新发布内容和形式,形成了“监测数据与分析研判相结合、对上服务与对外发布相呼应、日周月季年报以及多种媒体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各地监测预警工作亮点频出。北京探索农产品区域信息合作模式,启动了与张家口、承德的蔬菜产销信息合作项目。山东成立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苹果和食用菌等5种优势特色农产品为监测重点的30多人的分析师队伍,加强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其布局的优化、运行的规范对稳定市场、引导生产具有关键性作用。“十一五”期间,农业部扎实推进批发市场改造。组织实施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加强冷藏保鲜、质量检测、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建设。修订《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办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质量检测。加强与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等合作,共同推进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政策的出台、覆盖全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建立。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上海2010年建成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和交易中心,为全国农产品销售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贵州农产品市场的分工、布局不断完善,形成了遵义虾子辣椒、关岭断桥反季节蔬菜、贵阳三农资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

  结合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区域性的突出特点,农业部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营销促销。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每年支持地方举办各种会展30余场。组织产销对接,妥善解决广西香蕉、宁夏马铃薯等滞销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日常购销对接机制。依托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全国农产品“供求一站通”等,促进网上对接。支持国内企业组团参加大型国际农业展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各地农业部门也结合产业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接活动,推进品牌建设。青岛市培育了马家沟芹菜文化节、大泽山葡萄节等本土农业节庆会展活动;新疆瞄准北京市场,建立多处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超市展销专区。

  针对近年来农产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的实际,农业部门主动参与重大政策研究与协调,积极探索和推动出台市场调控有效办法,在国家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及时研究提出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建议,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连续4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针对主产区出现的油菜籽、大豆、玉米和粳稻销售困难,推动出台临时收储政策,推动了从2011年度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组织对2009年夏收期间芽麦情况的调查,推动芽麦收购政策的落实。这些工作,对维护市场稳定、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十二五”,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部已经明确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围绕保供、稳价、增收的目标,完善信息采集制度,强化分析研判与信息发布,增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引导能力;优化市场布局,加快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增强产地集散和销地供应保障能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强产销衔接,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政策工具,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农业部正研究谋划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启动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相关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

最新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