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今年粮食有望实现连续5年增产,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得益于农业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更得益于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实现虫口夺粮。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介绍,受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入夏后降水集中等异常气候影响,今年农作物病虫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对今年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是发生种类多。除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蝗虫等重大病虫普遍重发外,一些往年次生的、危害较轻的病虫害,如小地老虎、红蜘蛛、玉米病毒素病等在部分地区暴发成灾。二是发生面积大。据初步统计,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已累计发生近28.47亿亩次,比常年增加30%以上。其中,草地螟累计发生1.65亿亩次,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年份。三是涉及范围广。水稻“两迁”害虫在黄河流域以南稻区均有发生,比常年向北延伸了近2个纬度;草地螟发生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北京、天津等8个省(市、区),为历史罕见。四是发生程度重。小麦条锈病在西南和西北麦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呈暴发流行态势;蝗虫发生显著重于近年,天津等高密度蝗蝻面积是常年的5-6倍,局部每平方米高达万头以上;水稻“两迁”害虫在长江以南大部稻区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江南西部和西南东部地区田间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超过防治指标的20倍;往年二代草地螟幼虫很少造成危害,但今年在北方农牧区大范围暴发为害;玉米螟在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偏重发生。均给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今年农作物病虫灾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采取非常之举,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为今年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全面部署病虫害防控三大战役。针对今年病虫发生种类多的情况,提出打好“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截战”三大战役的总体布置,明确防控责任、目标和任务,并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议”,对打好“三大战役”,加强病虫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同时,在每个防控的关键环节,召开应急防控现场会,下发紧急通知,分作物、分病虫、分阶段地对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
二是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确保病虫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我部不断强化“公共植保”行为,明确提出要求,要将病虫防控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要求各地迅速成立由政府出面协调的病虫防控指挥机构,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今年有21个省(区、市)成立了由省级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加强协调,抓好落实,对今年病虫害防控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是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和防治动态,农业部对重大病虫预测预报进行了规范,加大了重大病虫监测调查的范围、种类和频度。从3月份开始,分阶段启动小麦条锈病、水稻重大病虫、蝗虫等重大病虫监测与防控信息报告制度,将监测范围由原来的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扩大到油菜和马铃薯,将报告的病虫种类由5种增到11到,将报告频率由每十天一报改为每周一报,对于草地螟等突发虫情,还实行了日报制度。各地还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农村宣传板等形式将病虫预报和防治要点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
四是强化防控责任落实。为保证防控责任落实,农业部建立由部级和司局级领导牵头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在防控关键时期,共派出30多个督查组,赴重点地区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协助地方开展防控工作。在草地螟防控关键时间,仅黑龙江、内蒙古两个省(区)我部先后就派出6个工作组进行督导,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加大防控资金的投入和力度。在我部的指导下,内蒙区农牧业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区深入盟市指导防治,先后两次派出13个工作组深入10个盟市检查指导防治工作,全区12个盟市下乡人员达7600多人次。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为确保北京奥运安全和藏区的社会稳定,我部还组织相关省了“北京周边地区蝗虫联防协调小组”和“西藏飞蝗联防协调小组”,分区域明确防控责任和任务,确保蝗虫“不成灾、不起飞、不进京”
五是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植保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形式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作物病虫防治新形式,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的优势,对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我部组织各地充分利用各级财政的应急防治资金,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指导,对重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实行专业化防治,统防统治,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截止目前,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已建成8万个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治,有效减轻了病虫害。
六是积极落实防控技术和物质。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农业部提出了大力推广小麦条锈病秋播拌种和秋苗点片防控,水稻“两迁”害虫“大区联合监测、整体联动、分区治理”的防控策略,结合化学防控,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通过建立防治示范片、大力开展田间培训、专家进行田间指导等措施,保证防治技术的落实到位;在进入防控关键期前,提前开展小麦、水稻等作物用药质量检查,组织农药品种调剂,保证防治用药的质量和数量。同时,积极与财政部沟通,下拨重大病虫防控补助经费2.55亿元,比去年增加23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据初步统计,截至9月18日,今年防控粮食作物病虫灾害26.85亿亩次,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损失。其中,将小麦条锈病控制在黄河流域以南,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1000万亩以上,挽回小麦产量损失近250亿斤,比去年多挽回7亿斤;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近2亿亩次,挽回早稻产量损失约140亿斤。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为害”的治理目标,不仅避免了蝗虫、草地螟大量迁入农田给粮食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而且还有效阻截了北京周边地区蝗虫、草地螟大量迁移,保障了北京奥运会的安全。